跳到主要內容

媽祖教會我的第一堂課:隨遇而安/鄭伊純


撰文/鄭伊純 
編輯/方小V
攝影/李宜陽、鄭伊純

信仰」是一股令人感到安穩且溫暖的力量。在困頓低潮時,到廟宇走走,雙手虔誠合掌與媽祖及眾神明說說話,將心事透過裊裊輕煙傳達天廳。聞聞檀香、清清腦袋,一絲絲煩事化作一縷縷煙絲消失,心情也會輕鬆些。

出發前的準備,除了行囊,包括腳程的訓練。母親節當天晚上,我練習行走一段走到四段,來回長達的十公里的路線。音樂聽的是往年媽祖進香的直播,搭配鑼聲配合輕快的步伐,領略這城市的變化。

音樂落點在媽祖擇路的瞬間,我的眼前出現一位疑似失智迷路的老伯。蹣跚的步伐,徬徨無助的眼神,我們四目相對。這對眼,這瞬間,我開口詢問老伯是否需要協助,他說要回家,但家的位置距離我們所在的位置,步行還要四十分鐘。於是,我只好求助警察帶他回家。

這是媽祖的旨意吧!」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。

對於很多香燈腳來說,進香是一年一度的充電來源,在進香過程中我們受到許多人的幫助,回到現實社會,更要把這股善的力量再傳播循環下去。然後,在每一年的進香,我們再回到進香航道上吸取正能量。

即使今年在疫情衝擊下,很多人此次無法綴媽祖行, 我也是,原本也是。無論是自己或身旁的人確診,或是周遭的輿論壓力,這就是媽祖教會我的第一堂課:隨遇而安。

放頭旗當天,領著進香旗回拱天宮,砲聲一響畫破深夜的寧靜,頭旗出龕懸掛在龍柱旁。想著今年面臨的抉擇,心裡一陣激動淚流滿面。與人群刻意保持距離,遠遠的看著頭旗就定位,眼淚不由自主流下,曾幾何時,我忘了勇敢?需要勇敢面對,我是香燈腳,是媽祖的囝仔。

想著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心境;想著今年前往的人應該會減少;想著香燈腳可能會更需要幫助;想著需要幫助人的這強大力量,我與朋友就決定週末出發隨行!

每年都希望用不同的方式參與進香,今年因疫情關係,邊工作邊聽直播。曾經徒步、坐車、騎腳踏車等各種方式參與進香,今年則採自行開車。與朋友輪流,一人一天跟行一人開車,準備酒精噴霧、擦拭消毒的抹布,做了簡易的「累了請上車」牌子......

出發!

第一天,我先開車。從埤頭合興宮開始沿路詢問是否有人需要上車。第一組上車的是一位大哥,一拐一拐地往反方向走,說要回合興宮開車,他本來不好意思讓我往反方向走,「趕快把你載回去開車,就多一台車可以幫助香燈腳了。」聽我這麼說後,他才笑笑地放心上車。

大哥下車後我繼續往前行詢問。第二組是兩位少年仔,往雲林自強大橋的路上,塞了約半小時,我決定繞路往西螺大橋方向去。的確,在橋上看到許多落單的香燈腳,心裡驚訝著「你們走錯啦!」沿路一直詢問是否需要上車。

「為什麼他們會走上西螺大橋?沒有跟著媽祖走同一條路,一定是錯的嗎?」全程開啟車窗的我,吹著徐徐微風一直反覆思考著。進香跟人生一樣,只知道起點跟終點,旅途中的路線沒有對錯,只要我們的目標一致,「心中有媽祖」,沿途看是否有香燈腳需要幫忙,幫助香燈腳將他們帶回媽祖的身邊,也是進香旅途的意義吧!這是開車族的好處,用更多方式幫助到更多人。

轉念,也是隨遇而安的一種心境。

第二天,換我走路。深夜步行格外心靜,只有自己的呼吸聲、香燈腳腳步聲、隨行搖晃的吊飾聲、日出天光迎來的雞啼鳥鳴聲。沿途還遇到一位用「故事」結緣的香燈腳,交換彼此與媽祖相遇的故事。還有一位來自基隆的首走族,聊了幾句發現有很多生活的共通點,也聊了這次進香的心情。

自在,也是隨遇而安的一種心境。

陪媽祖抵達北港後,鑾轎隨眾人鼓舞的「進喔」聲入朝天宮,我看到媽祖尊顏,喜極而泣,安定的力量油然而生,我們也獲得滿滿能量返程。即使過程心情一波三折,但帶回更多期待,冀望往後能平安健康再相見。

謝謝媽祖讓我找回勇氣。謝謝沿途的香燈腳們,在自行防疫保護措施下,勇敢面對,勇敢前行。我要勇敢地大聲說:「我是香燈腳,我們是媽祖的囝仔!

留言